2024年10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603起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
学习贯彻三次全会精神在行动●“振兴路上谱新篇”|十八洞村的明白账

欢腾的条河村——写在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之前

发布时间:2015-10-14  来源:中国公共公众新闻网  字体大小[ ]

  在苏北辽阔的大地上,座落着一个美丽的村庄,这就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条河村。

  一对迷路的情侣

  在今年7月的一天傍晚,火红的太阳像孩子的脸躲进了“西山”。此时条河村中青年妇女手摇着扇子聚集在村部广场。伴奏“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音乐声中跳起了广场舞。

  一辆白色的轿车停在条河村村部前宽阔明亮的水泥路上,车内下来一对男女青年。他们朝四周一望,转脸对驾驶员说:“你是不是送错了地方”。驾驶员说:“同志,看来你是多年没有回家了,这就是条河村,你不信,可以去问跳舞的人”。他们拖着拉杆箱来到广场边问一位老大娘,大娘说:“这就是条河村村部”。他们眺望高大崭新的村部办公大楼和小区一排新的楼房,明亮的水泥大路,万紫千红的鲜花环绕着小区,情不自禁地说:“家乡变化太大了,难怪我迷了路,”小伙子笑的是那么自豪、灿烂……。

  一对年轻人正在惊喜之中,一位老大娘向他们打招呼,“喂!你是刘二喜吗”?刘二喜看是李大婶,热情相迎。“孩子,这是谁呀?”二喜说:“她是安徽金寨人,和我在一个企业做工,是我的未婚妻”。“小姑娘长得很俊俏嘛,走,我带你回家去”。他们走过了一幢又一幢楼房,李二婶停住了脚步,对二喜说:“孩子,这就是你的家”。进门后,二喜急喊爸爸妈妈。他的爸爸妈妈看二喜回来了,还带来一位俊姑娘,脸上笑成一朵花。二喜妈忙下橱做饭,炒了几个菜,全家人在碰杯声中畅谈了家乡巨变……。

  一个村里的好班子

  条河村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西北角,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536户人家,2400多口人,2200亩可耕土地。地保户和低收入农户共121户,其中贫困户52家。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在全镇属于经济薄弱村。原先村支两委领导班子由于缺乏勇气和闯劲,致使形不成凝聚力和战斗力。2013年8月份,沭阳县委政法委督查科副科长周川同志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省农委、省扶贫办《关于做好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精神,被委派到桑墟镇条河村任“第一书记”。他到条河村上任后,走遍全村农户,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他看到大多数党员干部群众都欲望致富,但有一些村干部怕犯错误,求太平,只尽力完成好上级布置的具体任务,对如何去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创收思路不清。针对这种情况,周川同志立即向桑墟镇党委汇报,建议调整好条河村村支两委领导班子。经乡党委考察,决定由年轻党员刘长春任村党支部书记,对村会计和妇联主任等人员进行了调换。

  针对原来村支两委遗留的问题,新班子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按规矩办事。村支两委班子做到打铁先要自身硬,从自身做起,村里的各项工作都能高质量的完成,村支两委干部在群众中威信逐渐提高。对全村党员逐个摸底,针对不同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和技术专长进行设岗定责,包保帮富,并签订责任状,使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突显先锋模范作用,村民的心凝聚了,支部的战斗力增强了。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周川同志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理清了发展思路,把要想富、先修路,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党支部的新课题。他通过多方协调,在上级扶贫机关的大力支持下,发动全村男女老少开始修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硬是把坑坑洼洼的土路铺设了一条6华里长的水泥路,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交通环境。在省委组织部的支持下,村部盖起了又宽又高的办公楼房,建立了社会管理服务站,办起了便民超市、卫生室、综治办、矛调室、农家图书室、党员群众学习活动室、法治小公园等,营造了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型村部,为推进小康进程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条致富的好路子

  条河村党支部一班人经过走访调查、论证,决定在2200亩良田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庄台植果、高地种植反季节蔬菜、洼地栽培优质水稻的模式来增加农民收入。为使农民掌握生产技术,党支部经常邀请县农业局专家给群众讲果树栽培、大棚育苗、水稻栽插等先进技术。并把村里种植大户组织起来,形成较大规范的生产效应,实现了产销一条龙服务。现在,这里每亩土地年收益超万元,和以前种植小麦时每亩收入600多元相比呈天壤之别。

  结合本村实际,党支部积极鼓励和支持10多户村民办起了板材加工厂,安排700多名剩余劳力在木材加工厂做工,每个劳力月工资均达4000多元。2012年,全村生产总值达96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4000多元,2015年,全村生产总值达192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8000多元,现在有80%的农户住上了“小洋楼”,30多户农民买了汽车,条河村的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为农民换回了钞票,由经济薄弱村变成了富裕村。

  条河村的环境变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变了,村党支部在村部门前建起了小公园,设置了娱乐健身器材,让老百姓有个休闲、娱乐的地方,给他们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大伙在一起读书、看报、跳广场舞、欢歌笑语、其乐融融,好似和谐的大家庭。

  一位农民兄弟的知心人

  条河村有低保户和低收入农户共121户,其中贫困户52家。如何使这些户脱贫致富?县委政法委下派到桑墟镇条河村的第一书记周川同志跑遍多个企业,积极联络引进“三来一加”项目,让专人送料到这些困难户家加工,解决了他们生活实际问题。在周川同志的带动下,县委政法委全体干部职工与桑墟镇条河村52户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他们把结对群众当作亲人来走往,当作亲人来帮助,坚持每月到结对群众家上门走访一次,与群众促膝长谈,拉家长、话发展,真切感受亲戚们的生活状况,仔细询问结对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和收入及致富等情况,详细记录在生产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与群众共思家乡巨变,畅谈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宣传县委县政府和省委扶贫工作队的爱民举措,将党对群众的关心关爱传递到每一位“亲戚”心中,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亲人就在身边。为抓好“结对认亲”工作,周川同志长期入驻此村,只要是结对户到县城办事,买车票、看病,他都当好“向导”,帮助他们联系所办的事情、带好路、尽量给予帮助。自2013年以来,他拿出2000多元资金,用于召集党员学习活动,拿出1800多元资金帮助进城困难户买车票、购药等。他把困难户当作亲人,条河村的农民兄弟也把周书记当作知心人。

  从2012年至今,第一书记后方为条河村困难户送尿素达5吨,共为困难户送慰问资金达4万多元。今年初,后方又为条河村送电脑、打印机一整套办公设备,争取扶贫资金15000元。目前,这个村的52户困难户已脱贫49户,还有3户因病失去劳动能力没有脱贫,村党支部对这3户全力进行救助。

  目前,条河村村支两委班子严于律已,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百姓心中说话很有号召力,老百姓欲望小康的劲头也很大,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笔者在今年9月初赴这个村采访一位中年妇女说:“以前,我家住的是小草房,年久失修,十多年来一直不敢让娘家人来,怕让人笑话。你看我现在住上了楼房,14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液晶电视、空调冰箱,做饭不用烧草,用上了电磁炉和煤气,连城里的亲戚都很羡慕”。是啊!如今的条河村,白天企业机器响,晚上歌舞唱,小区似花园,庄台飘果香。而新的村支两委一班人,为了农民奔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又在默默无闻的规划着条河村更加灿烂的明天……

  作者:祁锡江

中国公共公众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