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603起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
学习贯彻三次全会精神在行动●“振兴路上谱新篇”|十八洞村的明白账

载人航天精神: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发布时间:2021-09-18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原标题:载人航天精神: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毛翔

 9月1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经济开发区中科大校友创新园,企业科研人员集中收看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回家。(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太空出差三人组”顺利回家!

  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3个月的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延续千年。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并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2艘神舟飞船成功发射,12名17人次航天员叩问苍穹。

  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我们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

  再艰苦的条件,也压不垮有信仰的人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在一片戈壁滩上起步的。

  20世纪50年代,面对西方的封锁制裁和战略威胁,党中央毅然做出了发展我国尖端国防科技事业的决策。1958年3月,中央决定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建设我国第一个导弹武器试验靶场。这个靶场后来发展成了中国第一个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名“东风航天城”。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是戈壁滩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者们战严寒、斗酷暑,顶风冒沙,挖地窝、住干打垒,用沙枣、骆驼刺解渴充饥。他们心中憋着一股劲,就是啃也要在戈壁荒漠上啃出中国人自己的靶场。

  “风沙特别大。”曾参与相关工程建设的王喜乐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一刮起风来整个生活区就像黑天一样,甚至连帐篷、洗脸盆什么的也被刮得到处乱飞。战士们晚上回来,先把帐篷找回来,再整理内务后过夜。”

  再艰苦的条件,也压不垮有信仰的人。经过十万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两年零六个月后,中国人自己的导弹试验靶场终于耸立在了戈壁滩上,为以后“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设施在完善,人才梯队的培养也要跟上。1998年1月5日,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我国第一个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他们面对的是长期艰苦的训练。仅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就要学习58门课程、3000多个学时。

  超重耐力训练,号称“魔鬼训练”。离心机以时速100千米旋转,人坐在里面要承受8个大气压的压力,整个过程头晕目眩,呼吸困难,面部肌肉都会被拉扯变形。

  训练的时候,航天员手边有一个红色的按钮,一旦坚持不住,按下这个按钮,训练就会马上终止。但从航天员大队成立以来,从没有一人主动按下这个按钮。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据杨利伟回忆,在发射的过程中,火箭和飞船曾发生剧烈抖动,产生了低频共振,让他感觉“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凭借平时艰苦训练打下的坚实基础和过硬作风,杨利伟最终挺过了这惊魂半分钟,顺利完成了任务。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现在,我们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不怕困难的过硬作风永远不会过时。

  把每次发射当作一场战斗来准备

  1992年,戚发轫出任载人飞船总设计师。那一年,他59岁。

  中国搞载人飞船比外国晚了近40年,如果还搞一艘跟人家几十年前一样的飞船,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怎么办?科研人员决定瞄准当时最先进的俄罗斯“联盟TM”飞船,直接选择技术难度极高的三舱方案,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还要有所超越。

  更高的目标,意味着更大的挑战。整整七年,戚发轫带着大伙儿像上了发条一样铆足了劲儿加班加点。“人员三班倒,人停机不停”,终于攻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验。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并于次日凌晨成功返回,着陆点离预定地点只有约10千米。“神一”的成功,意味着中国航天用短短七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走过的路,更表明我们的载人航天队伍是能战斗、靠得住的队伍。

  把每次发射当作一场战斗来准备,决不允许飞船带着问题上天。中国航天人严格要求自己,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精益求精。

  神舟六号飞船要用的导线上发现原因不明的压痕,即使用放大镜才能看出来,但工作人员仍将库存里30公里长的导线全部筛查一遍;为了把被称为“太空穿针”的手控交会对接技术的误差控制在毫米级,科研人员进行了3年、1500次手控交会地面模拟训练……

  在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建设和试验中,航天战线全体人员传承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坚持把质量建设作为生命工程,以提高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中心,在任务面前斗志昂扬、连续作战,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在成就面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

  归零,从头开始再攻关

  2017年7月2日,对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王珏来说,是个终身难忘的日子。

  当天,长征五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常点火起飞,前面几分钟的飞行一切正常。但300多秒后,一级液氢液氧发动机突发故障,发动机推力瞬时大幅下降,火箭开始一点点往下掉……

  “胖五”发射失败了!

  指挥大厅一片寂静,大家的心像大屏幕上的飞行曲线一样,一直往下掉。“当我们正要迈向更强的路上,被一盆冰水浇得‘透心凉’。”王珏回忆当时的感觉,真有一种“天要塌了的想法”。

  归零,从头开始再攻关。科研人员迅速收拾心情,紧张地投入到复盘和改进中去,最终将问题锁定在发动机上。

  通过建立“故障树”,“胖五”研制团队对50多个可能造成推力下降的事件进行了逐一排查,累计进行了40余次、15000余秒关键技术试验,总计超过20000余次各种地面试验,只为磨砺出一枚更强壮、更健康的“胖五”。

  2019年4月4日,长征五号第三发火箭的总装工作进入最后阶段,一台用于后续任务的芯一级氢氧发动机在试验数据分析过程中再次出现异常。

  发生这一情况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李明华临危受命,担任长征五号火箭“第一总指挥”。在中国航天史上,只有当任务面临巨大挑战时,才会增设这一岗位。

  攻关,攻关,再攻关。

  李明华和同事们经过反复研究比较,最终选择对发动机进行局部改进,同时组织全国优势资源联合攻关,其中既有高校的研究资源,也有航空、船舶等领域的院士专家,最终顺利排除隐患成功实现复飞。

  经过科技人员持续不断的艰苦攻关,中国载人航天器的可靠性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发射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可靠性达到0.97,安全性更是达到了0.997,远高于其他国家水平。

  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自主创新道路。面对众多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攻克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控制、飞船返回等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不仅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而且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展示了中国航天人卓越的攻关能力和创新能力。

  愿做飞天路上一颗石

  2021年6月1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通过实时画面看到战友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邓清明难掩心中的激动。而这一次,他的身份仍然是“备份航天员”。

  自中国航天员大队成立以来,邓清明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又仍是现役的首批队员。55岁的他参加航天员训练已23年,付出了异于常人的汗水。在接受采访时,他依旧豪迈地表示:“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既然选择了这个事业,就要为之奋斗一生。在航天系统,有许多像邓清明一样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以不同的方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李建川是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6号上的一名调度员,他的任务是通过探测仪器精准捕捉航天器的飞行过程,保证航天器入轨和在地球外的高难度活动。

  “简单来讲,因为地球是圆的,国内陆地上能看到的天空是有限的。我们的船是移动的,南北纬60度以内,只要是有海的地方,我们就能灵活布置观测点,完成测控任务。”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远望船执行任务的密度越来越高。2020年,远望6号船的船员们全年基本都在海上。2021年,在执行神舟十二号测控任务前,远望6号船已出航2次,累计出航130天。

  从1980年5月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到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北斗全球组网、火星探测,再到空间站建造一系列任务的实施……在探索太空、实现航天强国梦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有远望船的身影。而常年在外漂泊,也让这些“海上航天工作者”有了自己独特的排遣方式。

  “绕着甲板跑累了,直接一躺,身下枕着汹涌波涛,仰面是满天繁星。”聊起船上的生活,李建川说喜欢仰望太空,“那上面有我们的太空船。”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功,不是靠空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靠一代代航天人的汗水和泪水换回来的,是靠全国100多个行业、3000多个单位、几十万科技大军团结协作干出来的。

  “我们有幸成了踩路石,不管春露秋霜,无论冬来夏往。因为石子的承受,才有了人走的路,相伴着人生辉煌……”一位航天人如此深情地写道。

中国传媒网摘编任薏宏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