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纪实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城市为人还是为车而生

发布时间:2010-09-23  来源:新华网- 工人日报  字体大小[ ]

  9月17日,星期五,京城大堵车。晚7时,拥堵路段再创新高,达143条,有车主在路上堵了5个多小时。

  周末、小雨、晚高峰、两节前夕、尾号为4和9的限行车辆相对较少等等,诸多因素叠加,于是,北京城区道路变成了停车场。

  月初,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刚刚突破450万辆。北京市交通研究中心分析,以三条环路做量尺,每100辆车中最多可有5到6辆车同时上环路,否则三条环路就会瘫痪。

  专家预测,2015年,京城机动车保有量可能达到700万辆,如果不采取措施,17日路上的“壮观”场面,就将是那时的日常状态。

  车的里面,车的背后,都是人。

  人口总量。2009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达到1972万人,提前10年突破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1800万人的控制目标。

  人们的出行方式。北京私人小汽车年均行驶里程为1.5万公里,是伦敦的1.5倍,东京的两倍多,低于5公里的短途出行,占小汽车出行总量的44%。换句话说,骑自行车能到达的路,近一半的人选择开车出行。有人开玩笑,北京人打个酱油都要开车去。说句公道话,这种状况,并非北京人“烧包”。如何出行,确实非常纠结。

  为了提高机动车通行速度,北京宽马路越来越多,有些路段,横穿马路时,必须加快步伐,否则,一个绿灯过不去。如果腿脚不灵便,只能分两次通过。滚滚车流里,人显得无助而渺小,能开车当然不步行。

  骑自行车出门?机动车占用着自行车道,停或行,都理直气壮,血肉之躯怎敌得过钢铁之威?还得呼吸富含汽车尾气的污浊空气;即便鼓足勇气骑车出门,时不常得应对丢车的意外。最终就是,车不骑也罢。

  乘公交似乎是个好选择。这是政府鼓励的行为,不仅低票价,还在拥挤路段划出专用通道、开通快速公交。但马路越来越宽后,为乘公交步行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而且日晒雨淋等车后,还得忍受人多的异味、挤搡,更何况,也一样堵在路上,通行速度未必比开车快。最终,不少人又被逼回私家车上。

  幸亏还有地铁!这几乎就是行在北京“避堵”的大救星。不过,上下班高峰时,拥挤的程度,可以和10多年前的北京公交相媲美,“挤成相片”已成常态。

   以贯通南北的地铁4号线为例,早高峰时,从南往北走,在北京南站这一站,有过几次挤不上车的教训,有人已经找到躲挤的窍门:往南回坐一站,尽管找到座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上车容易,至少能找到个不挨挤的角落;到宣武门站换乘2号线则是个耐心大考验,通过故意设置得七拐八弯缓冲通道后,人流黑压压地拥塞在宽约4米、长约10米的通道里,只能一步一步往前挪。上楼梯时,几乎就是踩着前面人的脚后跟往上爬。

  最可怕的是地铁1号线,拥挤程度不比4号线低,还没有空调。曾经看过一位成功人士的故事,最初立志就是被挤在地铁里时,悄悄告诉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早日买车,尽快摆脱挤地铁之苦。

  由此看来,如果搭乘公共交通,总会弄得个臭汗淋漓、衣衫不整,驾乘私家车上下班确实也是个无奈的选择。

  北京以每年60万的规模在增加人口,常住人口将很快突破2000万,立志买车的青年才俊也只会越来越多。如果城市的发展,只停留在提高机动车通行速度,一味扩宽道路、路上修路,总有一天流动的停车场会变成不动的停车场,出行快捷的工具,可能变成下一步发展的束缚,因此,未雨绸缪更考验政府决策能力、管理能力。

  让人不失体面地乘用公共交通,构建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这是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在城市规划中,不能以机动车为重,车只是通行手段,人才是目的。只有宽马路的城市,是没有人味、缺乏韵味的城市。 ■本报记者 杨兆敏

全球公众传媒摘编:秀娟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